查看原文
其他

商业航天进入“后风口时代”

五仁儿 泰伯网 2022-05-16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泰伯网 五仁儿 | 撰文

2020年疫情引发的“黑天鹅事件”,同时也掀起了商业航天领域的“战疫”。
疫情的冲击之下,初创企业、中小企业经营生产承压,也让本处在寒冬论调中的创投圈面临挑战。“收紧是大的市场趋势,今年的投资行业应该也不太好过。
与资本相伴而生的商业航天,既站在产业变革的当口,也迎面资方赛道考量的路口。
对商业航天创企来说,已经走到了至关重要的一年。
 
01
风口上,子弹少了

民营商业航天刚起步时,来自某投资机构小王还在体制内。
“当时我在体制内做火箭,一直认为航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最初觉得民营做航天有点不太可信。马斯克space X这事儿一出来之后,国内的资本也闻风而动,把资本堆积足够了,再加上军民融合,很多体制内的人也陆续出来,运载火箭和卫星这块的几个巨头整体还是朝着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发展。
在2016年以前,PE、VC风光无两。数据显示,2017年是国内股权投资基金的高峰之年,全年人民币基金募集金额近1.7万亿元。
商业航天发展起来时,创投圈的钱越来越紧张。
据分析,2018年开始急转直下,股价开始下跌,资本市场陷入震荡,上市退出的收益大幅降低,二级市场退出时股价低于初始投资入股价格。同年,也迎来严格的IPO审核,过会率不到60%。一大批拟IPO公司梦碎发审委“监管大棒”之下。同样,背后无法退出的PE、VC也一样梦碎。
“18年开始,资金开始趋紧,虽基本面并没有太大改变,新设立的基金规模及数量较前几年普遍下降,如果投资机构只有存量资金,投资肯定要收紧,再加上二级市场的变动情况,一定会影响一级市场,形成传导效应,各个投资机构在投资方面也会更加理性,挖掘更具有内在价值的企业。”腾飞资本投资总监杜辉表示。
有数据显示,近两年私募股权投融资规模的大滑坡。2019年前三季度,募集金额仅为7190亿元,与2017年相比预计全年下滑近一半左右。
当共享单车、无人货架、共享充电宝等从风口跌落,商业资本“跑步进场”商业航天。据统计,2018年,至少有15家商业航天公司共披露了至少17笔融资,过亿融资超6笔,融资总额预计在20亿以上。
随后(2019年)迎来资本市场改革之年,注册制落地、再融资与并购重组松绑、加大对外开放……一系列改革举措推进之时,一级市场的投融资交易数量降幅超56%、交易金额降幅达35%。
“钱少了, 必然要把所有的钱用来花在刀刃上。
据不完整统计,2019年全年商业航天领域至少披露了17笔融资,总金额在15亿元左右。
 
02
市场依旧可期
 
2020年伊始,SpaceX将第五批60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成为全球拥有卫星数量最多的商业卫星运营商;法国初创公司Kinéis、美国初创公司Skylo和Astranis等几家卫星通讯公司获得了亿美元级的巨额融资。
“商业航天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赛道之一,我们之前也投资了民营火箭项目蓝箭航天,而最近二级市场受到Starlink传闻上市的影响,国内卫星相关上市公司产生了一波上涨的行情,我们就去回顾复盘了一下对于商业卫星赛道的投资逻辑。”聚卓资本的李昂如是说。
当前资方对企业的关注已经说明,“黑天鹅”对商业航天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在李昂看来,相对于密集生产型企业,商业航天等科技型企业受疫情的影响可能会少一点。“总的来说,只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节奏,但是不会影响长期的运营。
杜辉也表示,科技类的公司一般是走得比较扎实,“通常是从这些科研项目转化出来的技术,转换成产品,产品可能先小批量地应用于用户,再到大批量使用。在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反复迭代,一点点地拿订单。” 
疫情前后,资方与被投方的交流并未减少。
“其实在年底的时候,我们已经把所有投的企业差不多都走了一遍。疫情爆发了之后,我们也通过电话询问了一下,目前来讲都是正常的。只是说,受疫情影响,当前大家可能不像以前那么密切地接触,能远程的都在远程加班、办公,有的生产制造型的企业,也是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复工,做好防疫。”杜辉说道。
李昂所在的投资机构也是如此。“我们也已经和已投项目沟通过了,还有一些拟投项目是在线上开的会。前两周开工的时候,也有新的项目过来,看项目、筛选项目等初选过程受到的影响不大,但是最终的评估还是需要面对面交流或者去尽调,换句话说,整个评估过程、时间被拉长了。
各资方也忙于整理后续的投资逻辑。“除了访谈,大家也讨论着对之前的一些项目进行整理、复盘,了解一下现在最新的进展,顺便理顺自己的操作逻辑,对公司投资逻辑进行整理和沉淀。”
虽然线上沟通并非全部适用。某投资机构的小王表示,“大家之前一直没有培养好这种工作的习惯,可能还是更适应见面聊的方式,而且有信息不方便在网上传输。之前对接的一些企业,也约了几个在线的访谈,相当于企业的对接,不过有些内容,要么涉及商业机密、要么有一些军工色彩,不太方便在线进行。
但大体还是按照正常的节奏走。在杜辉看来,“我们的投资领域主要针对海天、空天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方面,还是按照正常的节奏来走,可能暂时不能到现场去尽调,但是标的公司他们也愿意把他们的资料先提前书面的发给我们,提前进行行业商业方面的调研,包括做财务、法律方面的评估。

03
赛道紧张,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商业航天的赛道选择,投资机构各有自己的考量。
李昂指出,“去年我们也看了很多卫星产业的其他项目,除了类似Starlink的卫星通信服务商,我们看到更有机会的是一些收发端硬件、卫星数据运营的项目。这和国家逐步放开商业卫星运营资质息息相关,卫星产生的地理信息数据在各个行业都会有应用场景、市场,比起购买昂贵的海外数据,在商业化的进程下,国内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商业卫星公司。此外,我们去年关注地面端硬件类的卫星项目比较多,觉着是一门好生意。而卫星服务公司和设计公司,我们则更关注团队在航天产业的相关经验和技术能力。”
相对来说, “市场上很多遥感服务类的企业,通常也会和硬件结合着来做。如果单做服务,竞争力上的问题还是需要考虑一下。
小王直言,即便卫星通信最近很火,但个人不太看好国内的商业卫星的近地轨道,比如布局星链这种项目。
而是更偏向商业测控服务。“我看过一段时间的商业航天测控。现在军队改革,要从很多领域退出,比如航天测控领域,相应的主管机关也发生了变化。商业航天里面,新的主管部门应该也会配套自己的独立的测控基础设施。现在民营商业航天里面有一些公司开始做商业航天测控,未来,国家队会给民营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窗口,如果民营企业能够利用这个机会,构建自己的基础设施,未来不排除自己逐步壮大自己走出来的可能。相关的这些企业我们去年都去看过,当时的节点还比较看好。
与该机构类似,不过除了测控,腾飞资本也看好小卫星的未来。
“未来的话,小卫星这块还是有机会的。一类是做低成本的星上产品,可以做低成本的、货架式的产品,供市场采购,还有一种是做配套服务,比如卫星运营管理、数据服务。其实卫星制造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毕竟里面集成了多年的技术积累,只是做到某种高精度比较难。如果能够提供相应的配套产品,也是不错的。达到宇航级别的产品再往下下沉,下沉到芯片旗舰级的企业,都可以关注。
商业航天的赛道越来越拥挤,“在产业链里面,企业要做好定位,做好配套和服务”。

04
借政策“东风”

疫情之下,公司抗风险的能力要求愈发突出。
对于资方来说,“这一波疫情,会是一个自动筛选的过程。有一些企业的确是扛不住,那也是自然筛选的结果。
“民营企业可能会受军工领域改革的影响,导致有些回款并不是很理想。2020年本是十三五的末期,是一个冲量的阶段。这次受疫情影响,耽误了进度,有些计划可能没办法往下推进,自然就影响到下一个时间周期,对于民营企业的现金流方向有一定的影响。整个大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放慢下来,影响企业的发展周期。” 
在一些资方看来,今年的这种情况下,后续的黑天鹅可能会更多。
“年初,黑天鹅事件的出现让大家始料未及,而与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博弈也始终存在。环境使然,但如果企业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造血能力,能够灵活应对,提前布局并保证良好的现金流,将会是较大的亮点。对于投资机构,有机会也有挑战。市场帮我们筛掉了部分‘不靠谱’,而我们则需警惕过度炒作导致的泡沫化。”
在企业风控因素加重的现状之下,头部效应更加突出。“从前两年的趋势来看,我们一直是在走头部投资路线,要投的话也要投赛道头部企业,因为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更高一点。
马太效应下,创造了一定高估值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

我们之前看了一些企业,但没有投。除了行业、业务等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价格。一直在关注商业化航天这个领域,尤其政策逐步放开的前提下,我们认为这块肯定会有发展机会。在看每个标的时,要去系列地分析整个标的的要素,包括团队、公司治理架构等,但最终没谈成,可能是在一些最终的具体条款上没谈拢。

也有已经投资的资方表示,“前几年投的好多标的,现在来看感觉是估值偏高了。前几年二级市场比较火,可能会有一二级的联动,相当于带动了投资机构对价格的容忍度。
一级市场正在经历可能比预期更差的大环境,倒逼一级市场回归理性投资与价值投资。
“在这种市场情况下,还是有一些机会的。之前有些估值过高的企业,也会相应的回到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真正想做好事情、需要钱的企业和管理者,不会在这个时候来跟你讲价。

可以肯定的是,商业航天并非资方的唯一赛道。李昂表示,“除了商业航天这个赛道,在疫情期间比较抢眼的云、5G、机器人等其上下游产业,依然是我们看好并在未来会主要关注的方向。” 

相比之下,杜辉认为,商业航天更需要紧抓政策的风向。
“个人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是,如果要投商业航天企业,一定是结合当前的政策,在当前机制和体制下去参与运营配套。比如打造低轨卫星星座带来的产业链上下游的需求;也要关注航天行业内出台的宏观政策,包括要关注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国家主力队伍战略方向及运营等方面的调整,与整个格局相匹配。提到space X这一块,也要结合现在国内航天市场的具体情况,不能单纯复制,毕竟双方的机制和体制是不同的。” 
对一些资方来说,“今年的投资行业应该也不太好过,但至少目前我们资金还是有子弹的,可能相对来说在寒冬里会有些优势。
或许资本与商业航天的市场挑战无法预期,但也有理由保持乐观。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中小企业2020:向前一步恰饭,失足一步要饭

《精读》

回不了的城,难复的工“航天大年”还来吗开工裁员500人!10亿现金背后,什么才是新潮传媒的最大症结拿起键盘去抗疫黄奇帆建议“取消公积金”?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